发表日期:2013年3月8日  共浏览971 次      字体颜色:    【字体:放大 正常 缩小】 



读《给教师的建议》有感

濮阳市第八中学   潘远胜

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。他写的《给教师的建议》一书中共谈了一百条建议,读着此书,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,他循循善诱,给我排解烦恼,给我指点迷津,苏霍姆林斯基用通俗易懂,朴实无华的语言,与我们进行了一次心与心的交流。在感受了他精辟、先进的教育理论和生动、典型的教育事例后,像许许多多读者一样,我也被他对教育的那种热情和忠诚所吸引、感动、震撼。通过阅读,它让我对“教学”两个字又有了重新的认识,对我的学生有了更正确的定位,也对自己进行了深刻的反思。

《给教师的建议》的第一条是“请记住: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” 与我国古代“因材施教”的教育观念不谋而合。文中开头一针见血地指出 “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、考不及格的学生,而到二、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的无可救药的,因而教师干脆对他放弃不管的学生呢?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——脑力劳动的领域里,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。”因此,他建议我们要善于确定:每一个学生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,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,这是教育技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。同时他还指出不要向儿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,要保护和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自尊感。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,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,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。这使我明白了要尊重学生的差异,呵护学生脆弱的心灵,为了每一个学生。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也说过:“当教师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的志向、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的时候,这样的教育才能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。”

“能否保护和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自尊感,取决于教师对这个学生在学习上的个人成绩的看法,不要向儿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。”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期望被鼓舞,被鼓励的愿望,学生更是如此。不管他们的成绩如何,走进他们的内心深处,我们可以发现,越是成绩差的学生,他们所需要的关心度就更大,这可能会变成他们向前进的动力。教师手中的笔落下去打及格和不及格对学生而言,真的是很关键的。这时候真的需要好好关注我们的学生,有时候,教师极其细微的一个小动作,可能就会影响学生一辈子的发展。作为教师,我们有必要对自己说,慎重对待自己的落笔,要知道我们的学生很看重我们的评价。孩子的智力发展水平、操作水平等都是有区别的。我们不能按照同一标准去要求评价孩子们。在一所学校中,不同的班级学习成绩有所不同;同一个班级中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会有所不同。有些孩子的掌握能力就是比较出色,而有些孩子的掌握能力就是偏慢一些,我们不能要求掌握能力强的慢一点,掌握能力弱的学生一定要跟上掌握能力强的孩子。就拿我的书法课来说吧,每个孩子的水平都是不同的,有些学生的作业确实有些不尽人意,但是我也会尽量去寻找他们作业中的一些闪光点,有些或许是其中的一个字写的比较好,有些也许是其中一个笔画写的比较好,我都会用红笔圈出来鼓励学生,而学生看到有被肯定的地方也会对自己树立起一定的自信心,而在书写过程中也会更加的认真与投入。我觉得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”,只有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了兴趣,激发了他们学习的欲望,树立了他们对这门课的信心,而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尊重他们,激发他们的兴趣,让他们逐步成长,做到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。

《给教师的建议》一书,读后,让人精神为之振奋,其中,有很多例子很值得我们借鉴,效仿,而更重要的是,这书能让我们对照反思指导于实践。对于这本书,我认为应该带着自己的心去读,带着自己的梦去读,带着自己的憧憬与希望去读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走近学生,走进教育。我们才能从中汲取精华,提高自己的素养。

 


上一篇:《第56号教室的奇迹》读后感
下一篇:读《给教师的建议》读后感


·专题1信息无

·专题2信息无
 
 · 学生违规违纪处理程序和办法 [10448]
 · 2013年濮阳市城区小学招 [9018]
 · 第五项修炼 [8219]
 · 《晨翼》文学社举办诗歌创作 [6710]
 
 相关文章:

·没有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