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今年全市教师节表彰大会上,我校教师黄美莉作为“濮阳最美教师”上台领奖。她是我市2015年当选的十名“濮阳最美教师”之一。这次“濮阳最美教师”评选活动,引起了社会各界和广大教职员工的高度关注,公众参与热情高。经各学校推荐、专家初评、公众投票、组委会终评等环节,黄美莉老师成功当选,荣获此项殊荣。
教研相济 春风化雨
上世纪90年代初,她多次送课下乡,为乡村学校送去缕缕清风。她初涉教改,在濮阳县目标教学评比中荣获“教育新秀”称号。
2000年,她独辟蹊径,从课本剧排演中探索出语文教学的新途径,开拓了艺术教育的新形态。
近年来,她别出心裁,在协同教学、讨论式教学中屡创佳绩,用爱心和智慧开启学生的心锁,追求中西合璧的教学新风。
她就是濮阳市第八中学语文教师黄美莉。从教25年,她不做知识的“搬运工”、不给学生画“句号”,想方设法点燃学生的梦想,先后荣获河南省文明教师、濮阳市文明班主任、濮阳市优秀教师、濮阳市优质课教师、濮阳市学生最喜爱的老师等称号。
喜互动,拒演“你听我讲”的独角戏
2015年5月9日,她所带班级的一个学生在日记里写道:昨晚我看电视一直看到9点半,爸爸妈妈都在玩手机,谁也不管我,真得劲儿!黄美莉批道: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游戏,要做孩子的榜样。日记本发下去,黄美莉还特意叮嘱这个学生:“一定要让爸妈看。”
不只是批阅日记,批阅作业、试卷时,黄美莉也喜欢给学生写评语。当发现哪个学生书写规范、成绩好时,她会写道:“批阅这样的试卷是为师的一种享受,你永远是老师的骄傲。”当发现哪个学生成绩下降或有厌学情绪时,她会适时送上“别变坏,那样妈妈会生气” 的警语。
每年中秋节前后,黄美莉的班上都要举行“送月饼”活动。黄美莉要求学生把一个月饼分成4份,分别送给最感谢的一个人、和自己曾有过节的一个人、最需要帮助的一个人以及自己认为对班级贡献最大的一个人。每份月饼都要附上一张小纸条,用优美的语言、漂亮的字体写上送月饼的理由。已毕业多年的安可高兴地说:“做班长那年,我收了17块月饼,感谢同学们对我的支持。”与此同时,他则把“最需要帮助的一个人”那份月饼送给了聪聪(班上最腼腆、最不喜欢和人交流的学生)。他写道:“你很可爱,期待和你一起玩游戏”。
在黄美莉的班上,学生们每天都像赶赴和老师、同学的一场秘密而温暖的约会,人人脸上都挂着幸福的微笑、时刻荡漾着美好的期待。
爱钻研,上演“你追我赶”的连续剧
在教学过程中,每每发现掉队的学生,黄美莉都看在眼里、痛在心里,不断地探索后进生的转化问题。多年来,她读文献、查资料,家访、观察、记录、分析,满腔热情搞研究、一心一意谋出路,其教研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。
2008年起,为给学生提心劲儿,黄美莉启动了“拨亮心灯”活动。在留心观察、促膝交谈的基础上,她持续关注每个学生的变化,每月送出一句警语,并打印、张贴在教室里。如针对学生王佩急躁爱冲动的性格特点,黄美莉送上“冲动是魔鬼”的语句。毕业多年,王佩仍记忆犹新:“我常用黄老师的话提醒自己。”爱偷懒的李月华则把黄美莉的“聪明,有时一文不值”作为座右铭,不断告诫自己。
前不久,值日生打扫卫生时,不慎将一把小铲掉到教学楼后的过道里,无法取上来。第二天一早,有学生告知黄美莉性格腼腆、成绩较差的一名同学从家里拿来大磁铁将小铲吸了上来。黄美莉以此为契机,让这名同学上台仔细讲述了整个过程,并让大家以《拯救小铲》为题写作文,既增强了这名同学的自信,又培养了班级团队精神。
一次次提醒、一次次鼓励,黄美莉为整个班级营造起“比学赶帮超”的浓厚学习氛围,也赢得学生和家长的一致称赞。
善总结,编排“同导同演”的情景剧
近日,黄美莉在课堂上品读“世界上最远的距离,不是生与死,而是我站在你面前,你却不知道我爱你”时,一个调皮的学生用沙哑的声音说道:“世界上最远的距离,是我站在丈母娘面前,却只能叫阿姨。”
此话一出,教室内笑倒一片。面对这种离奇古怪、始料不及的状况,黄美莉没有苛责、没有敷衍,而是加以引导:“为什么只能叫阿姨”?“因为没把女儿娶回家。”“怎样才能成为妈妈?”“多去她家,多帮老人干活,多跟老人聊天,慢慢就会让叫‘妈’。”
黄美莉就势总结:“对!多沟通,会让彼此的心走近;心近了,再遥远也会变得近如咫尺。”就这样,一个棘手的课堂突发事件变成了一则水到渠成的教案。
25年来,黄美莉将教改、教研与教学完美融合,在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,成果颇丰:
——先后发表《作文也可以俩人一块儿写》《挺直腰杆写就的书》等多篇教学随笔;
——先后参加河南省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材《盲道的认识》《如何保护作业本》的编写;
——先后参与省级课题《阅读课上如何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》《初中生“1+1”合作学习课堂策略研究》的研究。
在黄美莉看来,教育无非“真”和“爱”。
因为“真”,她不喜欢按部就班地教学。她觉得:“那是‘死’的。”
因为“真”,她不怕学生“捣乱”。相反,她认为:“‘捣乱’让教育更真实、更有效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