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表日期:2013年3月6日  共浏览792 次      字体颜色:    【字体:放大 正常 缩小】 



读书两得

    有人说,教给学生一杯水,教师应该有一桶水。这话固然有道理,但一桶水如不添加,也有用尽的时候。“问渠哪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”,要想有“源头活水”来,只有不断的学习,不断的阅读。因此为了充实自己同时也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寒假作业,我再次读了《给教师的建议》一书。说实话每次读后的感受都不一样, 书中每一条建议都充满教育智慧,启人深思。使我从中明白了许多教育观点,在此略谈两点感悟。 

   一、如何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

    如今很多老师上课很苦恼:学生睡觉、走神、看课外书、玩手机等等,总之做什么的都可能有,就是不愿意学习。客观地讲,这里有我们老师无法左右的因素,例如社会大环境的影响,不是有5+2=0的公式吗,也就是说老师5天的教育加上两天的社会影响效果等于零。还有家庭因素,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。怎么办?我们作为老师无力改变社会,就力争改变自身,要采取“山不过来,我就过去”的心态,努力引导学生爱上你的学科,有了兴趣学生上课状态自然就好了。那么如何让学生喜欢我们的学科呢?

苏霍姆林斯基在教物理的时候,把学生引入他的工作室,工作室里设有“思考之角”。这里,墙上挂着法国雕刻家罗丹的木刻画《思想家》,有一个书橱,里面放着一些关于科学技术的最新问题的书籍和小册子。无形中引诱学生超越教学大纲的范围,向着未知的远方去探索的火光。苏霍姆林斯基还设有一个“难事之角”。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情景、设想去思考、探索、动手设计等,不能思想懒惰,不许瞠目结舌地旁观,必须进行创造,让学生体验探索的快乐。还有一个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有特别重要意义的“幻想之角”,让学生在这里,“从科学知识的大堆篝火里点燃起志向的火花”,让学生认识到思考是一种艰巨的、不轻松的、异常复杂的、甚至痛苦的劳动,但它也预示着一种无可比拟的认识的快乐,以及自己能够驾驭知识的智力的自豪感。

苏霍姆林斯基的这些做法,归纳起来就是要创设情境,把学生的关注点引入知识的领域,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,让学生体验探索的快乐和发现的成就感。因此我们的教改一直围绕解决“满堂灌”的现象展开,当我们解决了简单的知识传递,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,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就感的时候,我们的教学就会非常轻松。

二、利用“两套教学大纲”,发展学生思维

    两套大纲:第一套大纲是指学生必须熟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;第二套大纲是指课外阅读和其他的资料来源。

    建议我们尽力为学生识记、记熟和在记忆里保持教学大纲规定的教材而创造一个“智力背景”。而且必须识记的材料越复杂,必须保持在记忆里的概括、结论、规则越多,学习过程的“智力背景”就应当越广阔。阅读应当跟学习紧密地联系起来。建议我们要尽量设法让课外阅读跟新学的概念相配合。而且在某一时期所学概念越复杂,推荐给学生阅读的书籍就应当越有趣,越有吸引力。如在教光学这一部分时,搜集一些有关光学的书籍供学生们个人在课外时间阅读。     

    苏霍姆林斯基在这条建议的最后一段话我觉得对我们特益处,现摘录如下:儿童的学习越困难,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,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。阅读能教给他思考,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。……学生思考得越多,他在周围世界上看到的不懂的东西越多,他对知识的感觉性就越敏锐,而我们当教师的人,工作起来就越容易了。”

如果我们每一位老师,能够对待差生像苏霍姆林斯基这样有耐心,这样善于思考,相信差生在我们的手中会越来越少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




上一篇:读《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》有感 席凤菊
下一篇:《第56号教室的奇迹》读后感


·专题1信息无

·专题2信息无
 
 · 学生违规违纪处理程序和办法 [10451]
 · 2013年濮阳市城区小学招 [9021]
 · 第五项修炼 [8223]
 · 《晨翼》文学社举办诗歌创作 [6717]
 
 相关文章:

·没有相关文章